2014年7月15日星期二

西天山自然保護區

西天山自然保護區

西天山自然保護區


西天山自然保護區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優越,生物組合奇異,生態系統獨特,自然風景優美,具有很高的自然保護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鞏留縣東部,坐落在中天山西部,伊犁河支流大吉爾格郎河中遊南岸,在中天山支脈那拉提山的北坡。西天山自然保護區 - 氣候特點

西天山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有發源於南面那拉提山的高山冰川,積雪帶下部的三條主要河流(烏勒肯庫爾德寧、沙特佈拉克、協天德)形成瞭基本平得且呈南北走向的三大溝系。其一,由於西天山的環繞和大西洋暖濕氣流對伊犁河谷的影響,使伊犁河谷聚集瞭全疆40%的地表水和20%的地下水,氣候、土壤、水利、光照非常好,從而形成瞭新疆的綠地,人們評價它為“塞外江南”,。其二,它是中亞幹旱大陸中的一塊濕島,由於濕島效應,伊犁河谷具備瞭不同於其他中亞地區的獨特自然景觀,林豐草茂,雄奇壯美。不僅是一個獨具特色的物種資源庫,而且保護區內環境優美,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為旅遊和避暑的勝地。

西天山自然保護區 - 植被資源賽裡木湖

保護區內物種種類繁多,據初步統計已發現高等植物分屬70科339屬752種。已被列入《國傢重點保護植物名錄》的有新疆野蘋果、野杏、阿魏、紫草、雪蓮、黃芪、牡丹等10餘種。保護區內保存完整的原始雲杉類型及山地植被自然垂直帶譜,是天山山地森林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是目前天山林區僅有的一片生長最好,分佈集中的原始雲杉林,並保存著由新疆野蘋果、新疆野杏所組成的野果林。區內雲杉林單位蓄積量之高全國少見,每公頃蓄積量達800~900m³,個別林分高達1000m³,區內的雪嶺雲杉及其變種天山雲杉,具有樹體高大,材質優良,抗性強,生產力高的特點,是歷史遺留給人類的珍貴樹種,具有重大的自然保護和科研價值。真菌,有大型真菌20科55屬90種。

西天山自然保護區 - 動物資源雪嶺雲杉天山林區中90%以上的林地,都有雪嶺雲杉生長。在海拔1400—2700米的中山帶陰坡,雪嶺雲杉連峰續嶺,蜿蜒東西。其下緣常與高大的闊葉林混交,鬱鬱蔥蔥,五彩紛呈,形成綺麗的美景。

伊犁河畔的那拉提山是雪嶺雲杉最為繁茂的地區。溫暖濕潤的獨特氣候,促使雲杉生長快、密度大、成材率高。這裡的雪嶺雲杉,樹高達50~60米,年輪都在300~400年以上。樹冠狹長,主幹粗壯筆直,猶如收攏的巨傘拔地而起,層層疊疊。每公頃可產木材1000立方米以上。如此高大廣闊的原始森林,就是在全世界也很罕見,堪稱天山森林的精華。

西天山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的雲杉涵養著水源,獨特的逆溫帶氣候,也帶來山區完整的原始森林植被類型,使這裡成為整個天山森林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在這座山中園林裡,白樺、山楊、野蘋果、野山杏等闊葉林簇擁密立;山柳、檉柳、野薔薇、樹莓等灌木處處叢生;百種藥草形態各異;峻嶺密林深處,棕熊、雪豹、狍鹿等300多種野生動物和昆蟲生息繁衍,堪稱是亞歐大陸腹地野生生物物種的“天然基因庫”。這裡青杉如浪,果林繽紛,綠草如茵,溪流處處,草原與森林交織,深峽與曠谷錯落;清秀嫵媚處若江南水鄉,巍峨險峻處盡顯大西北的粗獷。迷人的景致,任何地方皆不可比擬。西天山自然保護區 - 最美森林中國最美十大森林

由《中國國傢地理》主辦,全國34傢媒體協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歷時8個月,共評出“專傢學會組”、“媒體大從組”與“網絡手機人氣組”三類獎項。

“媒體組”與“人氣組”分別以媒體投票及網友、手機用戶投票的方式各產生12個獲獎地方。西天山自然保護區評為中國最美十大森林,排名第一。

西天山自然保護區不僅是一個獨具特色的物種資源庫,而且保護區內環境優美,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為旅遊和避暑的勝地。

西天山自然保護區 - 旅遊資源賽裡木湖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山湖泊。賽裡木湖像一顆璀璨的“藍寶石”高懸於西天山之間的斷陷盆地中,湖中群山環繞、天水相映。隆冬時節,賽裡木湖瑞雪飛舞、銀裝素裹,雪湧水凝,蔥萃的蒼松與潔白的雪被交相輝映,構成一派北國林海雪原的壯闊景色。春夏季節,湖畔廣闊的草地上,牧草如茵,金花遍地,牛羊如雲、牧歌悠悠,氈房點點,構成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古絲路畫卷,可以使人們充分體驗回歸自然的浪漫情懷,領略塞外悠久而獨特的民族文化。風景區總面積133112平方公裡,旅遊環境容量很大,自然和人文風景名勝資源類型齊全獨特。

西天山自然保護區

欽斯山區,湖面海拔2073米,面積450多平方公裡,賽裡木湖是全國最大、最美的高山微咸水湖,亦是重要的旅遊風景區。

賽裡木湖還具有重大的科學考察價值,賽裡木湖形成於7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時期,地質學稱為“地塹湖”。而且賽裡木湖盆地的第四紀湖泊沉積記錄瞭西天山的地貌發育和古冰川作用的全部歷史,反映瞭我國西北與中亞地區第四紀氣候與環境的幾個變化階段,同時也為西北地區冰期與第四紀地層的劃分提供瞭科學證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